財會新知
財會新知
營業成本與營業費用意義大不同,教你區分兩者差異
快速跳轉目錄
本章將針對營業成本與營業費用的定義來解釋,帶領大家區分兩者差異!
要如何評估自己創業的產品在市場上有沒有價值,首先考慮到的是產品毛利率,與同行比較毛利率有利於老闆評估產品是否有競爭力,但在討論毛利率之前要先學會區分成本與費用,才不會造成毛利率高估或低估的情況發生。準確的計算成本與費用也絕對有利於作為產品訂價的重要依據,除此之外,成本與費用還會影響到公司繳稅金額!若是符合規定的話是可以作為可扣抵進項稅額被扣除的。本章將針對營業成本與營業費用的定義來解釋,帶領大家區分兩者差異!
不知道毛利率是什麼?快來回顧 ►►► 公司年營收近億卻破產?首先要來理解「毛利率」!
營業成本與營業費用的定義
- 營業成本:
營業成本指的是公司在生產、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時所直接產生的相關成本費用,像是員工薪資、租金支出、進貨原料……等項,這些都是「無法避免」的,只要有營業行為就會產生的成本。 - 營業費用:
營業費用指的是公司在營運過程中持續性產生、消耗性的花費,是為了創造營收而間接花費的支出,基本上可以區分為管理費用、行銷費用、研發費用,也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管銷研費用」,公司要維持最基本的營運開銷都來自於此。
營業成本與營業費用要如何區分?
公司要如何區分成本與費用,主要是看產業類別而定,但只要掌握一個大原則基本上就不會出錯——跟商品產出有「直接」相關的支出就稱為成本,除了直接相關的支出外其他通通都叫費用,這樣區分較為簡單。
小編舉一個例子,經營一間麵包店的成本有哪些呢?
原料(麵粉、奶油、糖粉……等)是老闆們能快速區分的,做麵包的師傅也是成本,但是經營麵包店的店員卻不是,沒有這些店員一樣能生產出麵包來;製作麵包的烤箱是成本,因為沒有烤箱的話生產不出麵包來;經營麵包店所要開的冷氣不是成本,不開冷氣能生產出麵包來;思考邏輯都是一樣的,就是這個支出會不會「直接」影響到產品生產,當不會影響到時這個支出就是「費用」。
延伸閱讀 ►►► 損益表怎麼看?用減法觀念來看出收入分配對象
理解完要如何區分之後,接下來將套用在實務案例上,以經營自創飲料店為例,來看看若是不會區分的話會有什麼下場呢?
小齊從小就有創業的夢想,在長大之後打算開設飲料店打造屬於自己的手搖飲料帝國。
小齊把自己原有的存款加上銀行貸款共300萬資本額來創立「好喝.小齊」,在台北大安區開設屬於自己的第一間飲料店,於暑假時正式開始營業。
為了刺激民眾購買,在正式營業的第一個月小齊推出買一送一活動,並同步於在FB、IG等平台上分享好康資訊,吸引許多民眾慕名而來。
隨著促銷活動結束,小齊發現每個月的飲料店營業額越來越差,小齊不懂到底原因出在哪?親朋好友說是飲料訂價太高的緣故,以珍奶為例,一杯珍奶大杯55元是普通人能接受的正常價格,但是小齊卻賣到珍奶要價85元,足足多了30元!
小齊跟親朋好友喊冤,覺得不賣到這價格的話賣飲料會虧本,所以始終不願調低價格。
也因為這原因,導致買一送一結束之後民眾就不再去「好喝.小齊」購買飲料了。
而生意做不到一年,「好喝.小齊」就因為入不敷出的關係而面臨倒閉的命運。
透過小齊的故事老闆們可以發現,站在消費者的立場普遍認為小齊的飲料訂價太高,一般人不會特地去買;但站在老闆的角度小齊卻認為自己的訂價沒有太高,這是為什麼?就是因為小齊把成本與費用都算在一起的關係,導致成本高估,進而讓小齊誤判產品訂價。
老闆們要注意,若是成本高估,會使得產品訂價過高導致失去市場競爭力;但若是低估成本則造成產品訂價過低,成了賠本生意,賣越多商品反而虧越大。這道理也可以應用在毛利率上,小齊的飲料訂價高就是因為成本虛增導致,虛增成本讓毛利率低估,為了提高毛利率所以不願減少收入來源(產品訂價),因此成了惡性循環。
小編在此也要提醒老闆們,成本可以作為影響產品訂價的直接參考依據,但間接產生的費用卻也是需要考慮的。
若是成本控制得好但是費用卻很高,"收入-成本-費用=利益"這樣計算下來公司的利益也不會高,等於公司賺不到多少錢,所以考慮完成本之後,對於費用也是需要斤斤計較的。有的產品可能成本不會太高,但是費用卻高得驚人;有的產品可能製作成本很高,但是費用卻很少;有的產品可能成本與費用都很高……;每一項產品所花出去的成本與費用都會不一樣,老闆們在一開始計算上就需要多方面考量,假設在訂價不高的情況下,管銷研費用應該要如何分配?才能夠讓產品既能夠符合大眾的心裡市價又能夠同時賺錢。
看完小齊的故事以後老闆們有沒有發現學會區分成本與費用真的很重要啊~除了上述原因外還有影響稅額的部分並沒有講到,礙於篇幅關係所以將「可扣抵進項稅額」留到下一篇再做解釋,好奇的老闆們不要錯過啦!
下一篇往這走 ►►► 只要有打統編的發票就可以扣抵嗎?認識可扣抵進項稅額
結論
- 營業成本是公司在生產、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時所直接產生的支出。
- 營業費用是公司在營運過程中為了創造營收而間接花費的支出。
- 準確的計算成本與費用有利於作為產品訂價的重要依據。
- 區分成本與費用可以幫助老闆們去計算毛利率進而分析產品競爭力。
- 區分成本與費用可以幫助老闆們去控管公司的營業支出。
- 財報雲針對公司支出項目做出有效的管理系統做紀錄,讓老闆們能隨時掌握公司的花費情形。
內容編輯/社群小編
Xuan
學歷
- 台北商業大學財務金融系畢業
經歷
- 財報雲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內容編輯/社群小編
- 群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EPUB編輯
Latest News
最新文章
-
公司隨著時間成長至一定規模時,為了更清楚未來一年的營業目標及因應未知風險,通常會開始進行預算目標規劃,讓各部門可以清楚瞭解新的一年明確的公司年度目標,使各部門可以提早做工作規劃,如新產品設計、生產及採購規劃、庫存管控,使公司整體營運更有效率。
-
財會新知
2025扣繳規定一次看!預扣所得稅、扣繳憑單是什麼?公司報稅攻略
大家在每年五月報稅季之前,都會拿到一張扣繳憑單,上面會記錄著去年的收入,不僅可以用來報稅,有貸款需求時也能做為財力證明。然而這張扣繳憑單是如何誕生的呢?其實是公司在每年一月底之前會幫所得人(也就是員工)完成「扣繳」作業,對於新手老闆來說,這詞彙不免感到很陌生。以下將深入解析「扣繳」的各項規定,提供公司最詳細的申報攻略。 -
財會新知
金融資產是什麼?持有其他公司股權要注意這「五件事」
公司在持有其他公司股權時,會計上應如何認列?要歸類於金融資產呢?還是權益法投資? 一開始購買股權的手續費,在會計上該如何處理?財務報表上與現金流量會有甚麼影響?是否會有隱藏的稅務負擔呢? -
財會新知
2025營業稅起徵點調漲!企業必知經營懶人包
最近的稅務重大消息就是「2025營業稅起徵點調漲」,自明年1月1日起,銷售貨物業別起徵點從每月銷售8萬元調高至10萬元;銷售勞務業別起徵點從每月銷售額4萬元調高至5萬元,預估約12萬家營業人受惠。睽違17年的首次調整,讓不少老闆都相當震驚。看似能為小店家帶來一些喘息空間,實則在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的大環境下,小店家需面對的稅務壓力完全不比調漲前簡單。這代表著老闆仍是要謹慎評估經營狀況,並且採取對應措施。
訂閱財報雲
追蹤財報雲,給你最新的財務知識和品牌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