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會新知
財會新知
2025扣繳規定一次看!預扣所得稅、扣繳憑單是什麼?公司報稅攻略

快速跳轉目錄
大家在每年五月報稅季之前,都會拿到一張扣繳憑單,上面會記錄著去年的收入,不僅可以用來報稅,有貸款需求時也能做為財力證明。然而這張扣繳憑單是如何誕生的呢?其實是公司在每年一月底之前會幫所得人(也就是員工)完成「扣繳」作業,對於新手老闆來說,這詞彙不免感到很陌生。以下將深入解析「扣繳」的各項規定,提供公司最詳細的申報攻略。
什麼是扣繳?
根據所得稅法第88條規定,「納稅義務人若有條文中列舉的所得收入,例如:薪資、租金、權利金等,公司都得依法扣除所得中一定比例的金額繳交給國庫:薪資、租金、佣金、權利金、競技、競賽或機會中獎的獎金或給與、退休金、資遣費、退職金、離職金、終身俸、執行業務者之報酬……等」。
意思是公司在支付所得收入時,必須依照法定比例預先扣除所得稅,並在期限內完成繳納動作,簡單來說就是要先提前幫員工代繳,這樣等到五月報稅季時,員工的負擔可以相對於減輕一點(因為某一部份已經先被公司提前繳掉了)。
公司繳稅前必看 ►►► 2025營業稅起徵點調漲!企業必知經營懶人包
扣繳憑單是什麼?
扣繳憑單是指公司在完成申報作業後,發給員工的證明文件。員工可以透過這張憑單,核對自己的扣繳稅額與收入情況。在過去是規定要列印紙本給員工做留存,然而因應無紙化時代來臨,所得稅法已修正為「原則免填發,例外予以填發」,而憑單填發單位,可以選擇使用電子方式提供扣繳憑單給員工。
公司如何處理員工扣繳所得稅?
既然公司知道了必須要幫員工來預扣所得稅,那麼該如何進行呢?以下簡單整理出公司在處理員工扣繳所得稅時需要注意的幾個重點:
- 薪資計算:公司必須根據員工的薪資級別、獎金、津貼等收入項目來計算扣繳稅額。這些項目可能會根據員工的工作性質、職位等有所不同。(計算薪資前要注意哪些事?)
- 扣繳稅率:根據員工的薪資總額,確定適用的稅率。
- 扣繳申報時間:公司需在1月底前完成申報動作。
- 扣繳憑單發放:公司必須在2月10日前將扣繳憑單發給員工。
扣繳申報流程
其實扣繳申報,就是「扣、繳、填、報、送」整個過程的簡稱:
- 扣.扣繳金額:超過免予扣繳的金額,公司要在給付所得時,應將員工應繳的所得稅依扣繳率計算後預先扣下。
- 繳.繳納時間:按規定時間內列繳款書繳給國庫。
- 填.填寫內容:按規定時間填寫扣繳暨免扣繳憑單(統稱扣繳憑單)及申報書。
- 報.扣繳申報:向國稅局申報。
- 送.交送憑單:將扣繳憑單交給員工。因稅務電子化+無紙化推行,公司可免主動提供,但員工索要或採人工申報扣繳、所得人為非居住者、所得人非個人,皆需提供紙本扣繳憑單給所得人。
掌握扣繳規定,讓公司報稅更順暢
了解並正確執行扣繳作業是每個公司應盡的責任,公司應熟悉扣繳憑單的處理方式,並讓員工可以準確知道自己的扣繳稅額與收入情況。畢竟,扣繳憑單不僅是報稅時的重要依據,也能在員工申請貸款等場合中發揮作用。公司提前掌握這些資訊,就能讓後續扣繳流程更加順暢,不再走彎路!
內容編輯/社群小編
Xuan
學歷
- 台北商業大學財務金融系畢業
經歷
- 財報雲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內容編輯/社群小編
- 群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EPUB編輯
Latest News
最新文章
-
公司隨著時間成長至一定規模時,為了更清楚未來一年的營業目標及因應未知風險,通常會開始進行預算目標規劃,讓各部門可以清楚瞭解新的一年明確的公司年度目標,使各部門可以提早做工作規劃,如新產品設計、生產及採購規劃、庫存管控,使公司整體營運更有效率。
-
財會新知
2025扣繳規定一次看!預扣所得稅、扣繳憑單是什麼?公司報稅攻略
大家在每年五月報稅季之前,都會拿到一張扣繳憑單,上面會記錄著去年的收入,不僅可以用來報稅,有貸款需求時也能做為財力證明。然而這張扣繳憑單是如何誕生的呢?其實是公司在每年一月底之前會幫所得人(也就是員工)完成「扣繳」作業,對於新手老闆來說,這詞彙不免感到很陌生。以下將深入解析「扣繳」的各項規定,提供公司最詳細的申報攻略。 -
財會新知
金融資產是什麼?持有其他公司股權要注意這「五件事」
公司在持有其他公司股權時,會計上應如何認列?要歸類於金融資產呢?還是權益法投資? 一開始購買股權的手續費,在會計上該如何處理?財務報表上與現金流量會有甚麼影響?是否會有隱藏的稅務負擔呢? -
財會新知
2025營業稅起徵點調漲!企業必知經營懶人包
最近的稅務重大消息就是「2025營業稅起徵點調漲」,自明年1月1日起,銷售貨物業別起徵點從每月銷售8萬元調高至10萬元;銷售勞務業別起徵點從每月銷售額4萬元調高至5萬元,預估約12萬家營業人受惠。睽違17年的首次調整,讓不少老闆都相當震驚。看似能為小店家帶來一些喘息空間,實則在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的大環境下,小店家需面對的稅務壓力完全不比調漲前簡單。這代表著老闆仍是要謹慎評估經營狀況,並且採取對應措施。
訂閱財報雲
追蹤財報雲,給你最新的財務知識和品牌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