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可夢律師專欄
創業法律風險懶人包:新創老闆必知的3大要點

快速跳轉目錄
想要安心創業,除了資金和市場,更別忽略潛藏的法律風險。法可夢創辦人許惠峰律師獨家分享開公司必知的3大法律要點。

1. 資金與股權安排風險
創業初期急需資金可能忽略的問題點
創業者常透過親友投資、天使投資人或創投公司取得資金。
但因為急需資金,經常忽略了重要的法律約定,例如:
- 投資契約未明確訂立
- 股份比例沒有清楚規劃
- 股東間的權利與義務沒有白紙黑字
這樣的狀況在後期容易因為利益分配或經營權問題引發股東糾紛。
避免資金股權風險的2種方式
建議在創業初期,應該:
- 與投資人簽訂清楚的股東協議
- 規劃完整的股權架構與退場機制
想保有經營主導權,可發行特別股
若創辦人希望保有經營主導權,應考慮透過發行特別股的方式限制投資人的表決權,以免未來公司成長後,被投資人掌控決策權。
延伸閱讀 ►創業不再怕踩坑!資深律師教你 3 招守住公司掌控權
2.智慧財產權歸屬風險
未取得合法授權,可能構成侵權行為
創業初期為了節省成本,許多團隊會選擇使用他人製作的圖像、軟體或品牌。
但若未取得合法授權,很可能會構成侵權行為,例如:
- 未經授權使用圖片於官網或行銷素材
- 商品名稱與他人過於相似
- 仿造其他品牌的設計或外觀
這些行為都可能導致著作權、商標權或專利權的糾紛,不僅會被提告,還可能損害商譽,影響品牌未來發展。
避免智慧財產權爭議的3種方式
- 應付費請專業人士設計商標,避免抄襲爭議
- 儘早進行商標登記,保障自己的品牌識別
- 積極累積屬於自己的商品商譽,才能打造有價值的品牌資產
3.合約與交易紛爭風險
不了解合約條款,容易誤踩法律紅線
創業過程中,無論是與供應商、合作夥伴或顧客,都一定會涉及簽約與合作的法律文件。
但若:
- 不理解合約內容
- 條款設計不完整
- 沒有書面紀錄或憑證
都很容易在合作過程中出現付款爭議、責任歸屬不清等問題。
尤其是法律文件中,很多是專有名詞、法律用語,其真正含義與一般中文的理解可能有落差。
不了解交易模式而引起後續紛爭
特定產業會有特定的交易模式,如未仔細審閱條款內容,可能會引發後續爭議。
公司設立容易但相關法規容易輕忽
臺灣雖然修訂《公司法》,降低「最低資本額」以及「股東人數」的限制,使得一般人創業時設立公司相對容易。
然而,公司成立後即有相對應的法律規範必須遵守,創業者若稍有不慎,往往容易忽視相關規定。
例如:資本額變更或董監事變更等重要的公司登記事項,必須在變更後15日內申請登記,否則可能面臨主管機關的裁罰。
有效預防以上潛在風險的3種方式
- 聘請律師審閱合約條款
- 若為特定產業,應請律師確認合約是否符合產業特性
- 注意公司設立相關規範
結語
創業初期,建議先針對自己關心的重點事項,諮詢律師與會計師等專業人士,以避免潛藏的法律風險。
懂得預先規劃,才能跨出成功創業的第一步。



律師
許惠峰
經歷
- 法可夢線上法律諮詢平台創辦人
- 台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 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長/法學院院長/法律系主任
- 總統府法律顧問
- 國家文官學院講座
- 國家安全會議訴願審議委員
Latest News
最新文章
-
-
法可夢律師專欄
財報雲跨界夥伴法可夢— 數位法律服務領航者,推動法律資源普及
法可夢是全台首創法律APP線上諮詢平台,提供免費法律諮詢、生活法律講座與專業律師團隊,打造雲端法律平台,讓法律資源更平易近人。 -
法可夢律師專欄
【時事分析】創業不再怕踩坑!資深律師教你 3 招守住公司掌控權
知名網紅眾量級 Andy 老師經營頻道10年卻發現失去公司掌控權,為新創公司敲響警鐘!法可夢創辦人許惠峰律師獨家揭密創業保護自己的 3 大關鍵。

訂閱財報雲
追蹤財報雲,給你最新的財務知識和品牌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