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計師專欄
創業必讀
經營公司的業主一定知道,每到九月都會被會計師事務所通知需要「暫繳」,這時就不免俗地會在想又要繳一筆錢到國庫了,若是暫繳金額較高的話,就有如被扒一層皮一樣,往往讓業主苦不堪言。其實「暫繳」是可以選擇不繳納的,但要哪些資格才能「免暫繳」呢?若要「暫繳」的話金額又是如何計算呢?現在就來逐一解析吧!
「暫繳」全名是「營利事業所得稅暫繳申報」,簡單來說就是「暫時繳納稅額給國稅局」,不僅是讓國庫的資金調度更有彈性,更重要的是讓業主在5月申報季時可以減輕一點繳稅壓力。「暫繳」可以視為「預繳」,這麼做的用意跟信用卡制度很像,信用卡可以依據刷卡金額來選擇分期,而「暫繳」也是預先分期下次稅額給國稅局的概念。
等到隔年5月結算申報時,再用「實際應納稅額」減去「去年已暫繳的稅額」及「扣繳稅款」後,多退少補。
舉例來說:好賺錢公司在113年9月份暫繳稅額5萬元,隔年114年5月份結算申報的實際應納稅額為30萬元,則好賺錢公司於隔年報稅時應補繳:30萬元-5萬元=25萬元。
依照所得稅法第67條規定,暫繳可以分成兩種方式:一般暫繳、試算暫繳。
實際上,中小企業大多是選擇「一般暫繳」,因為「試算暫繳」還需要額外多付一筆會計師查核簽證的費用,對於企業來說也是不小的負擔,所以乾脆直接繳納前一年度「營所稅應納稅額」的一半為暫繳款,反而更方便。
延伸閱讀 ►►► 營所稅怎麼報?如何計算?重點一次看得懂!
Latest News
會計師專欄
創業必讀
法可夢律師專欄
追蹤財報雲,給你最新的財務知識和品牌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