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以中小企業為大宗,每年新設立的家數就有 4.5 萬家,但起頭容易生存難,往往新創公司在營運的過程當中,因為沒資金、沒有整理帳務的習慣、導致需要決策或募資時難以拿出符合規範的財務報表,以至於新創五年的存活率僅剩 68.7%。
雖然台灣的企業型態以中小企業為主,但不代表有穩定營運的公司不會面臨到帳務危機,隨著公司經營越好,伴隨著政策影響,傳統作法將會被時代淘汰,在這轉換的過程中,企業可以如何因應,讓公司能贏在起跑點?財報雲針對四種企業型態做整理,快來看看自己對應的是哪種型態吧!

台灣各企業規模的帳務發展痛點

一、微型企業|靠回憶記帳,整理發票很煩

微型企業的老闆非專業財會背景出身,但因為沒有多的預算聘請專職記帳人員的關係,僅能與外部事務所合作,在報稅截止日前將公司憑證資料整理完畢交給事務所。在人員吃緊的情況下通常是老闆自己身兼多職,在忙碌一天的最後才在靠人腦回憶的方式記帳。因為剛創立的公司沒有建立起即時記帳的習慣與方法,只能用自己的邏輯簡單記帳,導致帳務常會有遺漏的問題,並且還要擠出時間去整理發票,相當麻煩。

二、中小企業|Excel 記帳,耗時對帳

進入快速成長階段的中小企業,會極力拓展公司、囊括各方人才加入,但因為較難找到專職記帳人員的關係,導致老闆只能夠聘請非本科系的記帳人員協助處理帳務。一般來說這些人員常常是使用 Excel 或是手寫方式記帳和對帳,卻因為對帳繁瑣複雜而耗費大量時間。在沒有會計基礎的情況下,導致帳務不符合會計原則,與事務所溝通時常常會有資訊落差產生。

三、中堅企業|自主報稅,蒐集憑證費時

具有一定規模的中堅企業,通常是內部會聘請負責記帳的會計人員自主報稅。在憑證交付給會計人員的過程中,因為員工人數眾多,時間常常會被拉很長,導致會計人員在報稅截止日前都要加班趕工。

四、上市櫃公司|憑證查找費工,碳排收集繁複

成熟階段的上市櫃公司,有時會面臨到需要被查帳的時刻,這時公司就必須調閱出帳簿及憑證以供審查,這過程中往往都相當費工與耗時。且因應「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影響,為了監測碳排狀況,必須另外花時間透過人工填表的方式完成數據蒐集,因為碳排收集繁多複雜,所以非常耗費人力。

其他人也在看 ►►► 快速完成公司記帳的三大技巧,老闆必看!

透過財報雲改善記帳難題!

圖/企業帳務痛點與解決方案。

針對以上規模型態,透過財報雲就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帳務管理難題!從微型企業到中堅企業,企業主可以根據自己的企業規模,加購所需要的模組來使用。一開始的企業型態只要有 App 拍憑證就能記好一筆帳,透過拍照的方式養成記帳的習慣,搭配系統後台開立發票,將企業所需要的功能整合在財報雲!當員工人數越來越多,企業主可以開始加購"費用報銷"、員工擴充人數等模組,將財報雲打造成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財會系統!
而在未來,財報雲將透過憑證雲端化的方式,協助上市櫃公司完成碳排計算,並根據企業需求,提供對應的客製化模組,幫助公司做系統的資訊串接。

延伸閱讀 ►►► 什麼是 SaaS?推薦企業挑選雲端記帳的三大原因

財報雲加購模組
圖/財報雲加購模組介面。
了解更多關於「財報雲」:
– 財報雲官方網站:https://www.statementcloud.tw/
– 財報雲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statementcloud
– 財報雲Line線上客服:https://page.line.me/statementcloud
– 財報雲幫助中心:https://blog.statementcloud.tw/he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