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必讀

我到底該不該開公司,聽聽過來人的經驗?

我到底該不該開公司,聽聽過來人的經驗?

Share

快速跳轉目錄

    「我到底該不該開公司?」相信這是許多接案工作者、團媽、自媒體工作者,經營一段時間之後就會去思考的問題。

    雖然在台灣並沒有強制一定要開公司,但是隨著業務經營逐漸放大之後,就會面臨到繳稅金額增長,業務需要更大幅度擴展的情況,大致可分成幾個不同的案例:

    一、個人接案工作者:利用自身能力去接案,但每次遇到新客戶或大型企業客戶的合作機會,往往會因為是個人接案而無法開立發票,在法務合約上也沒有公司基礎可進行簽訂,因此無法接到更大的案子。

    二、銷售型個人工作者:如團媽,直播帶貨的網紅等。他們時常會有很大的銷售量,但卻面臨無發票被檢舉或營業額高過20萬,也將導致國稅局盯上等問題。

    而個人所得稅也會因為賺得的金額多寡,稅務將有級距的調整:依照2023所得稅課稅級距,所得淨額56萬元以下適用稅率5%;56萬至126萬元稅率12%;126萬至252萬元稅率20%;252萬至472萬元稅率30%;472萬元以上適用稅率40%。

    上述案例不是個案,其實存在產業中已久。這類族群為何遲遲無法做出開公司的決定?往往是因為「恐懼未知」、「害怕改變」,對開立發票,財稅流程不熟悉而望之卻步,下列將歸納開公司會遇到的五大重點並逐一解析。

    一、有開公司跟沒開公司?差在哪?

    開公司和不開公司之間的差異在於責任和風險。不開公司以個人名義進行商業活動,雖然形式上比較自由、不受限,但可能錯失與其他大型公司合作的機會,原因是大型客戶大多希望合作的對象是有公司登記、能開發票,在法律合約的簽訂上,也具有較高可信賴度;開公司雖然要負擔經濟風險和商業運營的責任,卻能創造更多合作的可能性。

    許多人遲遲不願成立公司的掙扎,多半是在財務、稅務及委外對接會計師記帳等繁瑣的庶務流程不熟悉,因此感到惶恐。但是個人接案與成立公司兩相比較之下,開公司的決定能幫助業者提升格局和視野,也將強迫學習制度化的管理,更有可能提升業務上的營收。

    二、大多數的人對於「開公司」該怎麼開始都不知道?

    在決定開公司之前,需要準備以下幾件事情:

    1. 決定開行號或公司:

    以營業額20萬為基準,20萬以下設行號、20萬以上就建議開公司,行號不能直接變成公司,申請方式要注意。

    2. 設想名稱:

    公司的名稱在全國具有專一性所以不可重複,但行號名稱的專一性是以縣市為限,可能在其他縣市會有重複的可能性。

    3. 要準備哪些文件(以公司為例):

    • 公司設立登記申請書1份。
    • 章程影本。
    • 股東同意書影本、董事同意書影本(無董事長者免附)。
    • 董事願任同意書(董事於股東同意書同意時免附)影本。
    • 建物所有權人同意書影本及所有權證明文件影本。
    • 會計師資本額查核報告書。
    • 股東資格及身分證明文件影本(股東為本國公司或經登記之外國公司者免附)。
    • 董事資格及身分證明文件影本。
    • 設立登記表2份。
    • 規費。

    4. 開公司有哪些流程:

    • 公司名稱預查。
    • 營業場所土地使用分區查核辦理。
    • 確定公司登記地址。
    • 公司附近銀行開籌備戶。
    • 找會計師申請資本額簽證報告書。
    • 準備設立登記資料(申請統編和稅籍)。
    • 送縣市政府申請設立登記。
    • 送國稅局申請稅籍登記。
    • 到國稅局領取統一發票購票證。
    • 將籌備戶轉為正式戶頭。

    上述看完覺得很累,最簡單的方法是來找財報雲,上述的問題就能輕鬆解決。

    三、當你真的開公司之後,生活會有哪些改變?

    過去簽勞報、現在要懂開發票給廠商請款。過去賣東西沒開發票、現在要開發票、報稅從個人所得稅變成報營利事業所得稅。這些事情都會感到很陌生,但是你要記得這些事:

    1. 收到的發票都要收好,不可以搞丟。
    2. 開出去的發票存根也要收好。
    3. 每兩個月記得將發票寄給會計師報稅。
    4. 五月除了個人所得稅還要繳營利事業所得稅。

    四、開公司後,要懂得善用工具

    許多人開公司最怕處理複雜的財務工作,但是現代科技已經使財務管理變得更加簡單方便,訪間有很多財務管理的雲端工具,可以輕鬆處理公司帳務。透過手機 App 拍攝憑證,運用 AI 技術歸類會計科目,系統後台顯示帳務資料,自動產出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更快速理解公司財務現況。

    五、融資、募資都要看「財務報表」

    在起初創業的時候,或許並不會想到將來可以經營到怎樣的規模,但是若真的給你做出成績,就有可能被天使投資人相中,想要投資你。或是你自己察覺業務發展擴大,因此希望透過政府補助,或是募資,來增長事業版圖,此時財務報表都將起著關鍵作用。投資者和貸款機構通常會查看財務報表,以評估公司是否有價值和潛力,因此,擁有一個完整的財務報表將有助於建立信任,以獲得所需的資金,同時財務報表更是方便追蹤公司的財務現況,是制定未來經營計劃的重要參考。

    結論:其實開公司沒那麼可怕!

    不敢開公司往往是因為「陌生」,覺得恐懼未知,不想改變現狀,但是當你從個人接案者變成擁有公司執照的老闆,你的思維會強迫成長,就如同一個女孩變成母親之後,她的思維會跟著改變,同時格局也將自然放大。開公司帶來的挑戰可以通過妥善的準備和有效的財務管理來克服,運用數位工具可以更容易掌握公司的財務狀況,進而做出明智的決策,讓開公司變簡單!

    感謝 看雜誌 報導本篇文章。

    GIF01
    財報雲2025新LOGO 2

    雲端 AI 記帳與營運報表產生工具

    免費試用
    財報雲2025新LOGO 2

    關於財報雲

    中小企業 AI 記帳系統第一品牌,零會計基礎也能輕鬆上手,助您提升效率,聚焦創造更多商業價值。

    460638

    內容編輯/社群小編

    Xuan

    學歷

    • 台北商業大學財務金融系畢業

    經歷

    • 財報雲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內容編輯/社群小編
    • 群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EPUB編輯

    Latest News

    最新文章

    • 【時事分析】百萬網紅恐補稅千萬,資深會計師解析Youtube海外分潤課稅3大重點

      會計師專欄

      【時事分析】百萬網紅恐補稅千萬,資深會計師解析Youtube海外分潤課稅3大重點

      隨著「眾量級 CROWD」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百萬訂閱YouTuber的課稅議題也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在台灣需要報稅嗎?稅怎麼繳?需要開公司嗎?資深會計師許耿瑞為你整理YouTube海外分潤課稅3大重點。
    • 【案例解析】從眾量級Andy「被淨身出戶」事件,談合夥創業的3個重要習慣

      創業必讀

      【案例解析】從眾量級Andy「被淨身出戶」事件,談合夥創業的3個重要習慣

      眾量級Andy因股權與財務透明問題,最終失去創立的頻道與權益,這起事件凸顯了合夥創業的風險。資深財會專家財報雲提供3個關鍵建議,幫助創業者避免類似糾紛。
    • 【時事分析】公司不讓查帳?資深會計師教你3招合法捍衛股東權益!

      會計師專欄

      【時事分析】公司不讓查帳?資深會計師教你3招合法捍衛股東權益!

      近日 Andy 老師事件熱議不斷,資深會計師陳吳柏霖帶你解析股東如何捍衛自身權益。
    • 【時事分析】創業不再怕踩坑!資深律師教你 3 招守住公司掌控權

      法可夢律師專欄

      【時事分析】創業不再怕踩坑!資深律師教你 3 招守住公司掌控權

      知名網紅眾量級 Andy 老師經營頻道10年卻發現失去公司掌控權,為新創公司敲響警鐘!法可夢創辦人許惠峰律師獨家揭密創業保護自己的 3 大關鍵。

    訂閱財報雲

    追蹤財報雲,給你最新的財務知識和品牌新資訊!